戒断反应指短暂幸福过后,无数倍的失落感,以及突然停止成瘾行为或减少对某种习惯依赖后,所出现的一系列不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比如焦虑、烦躁、空虚感、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症状。戒断反应一般是在停止使用某种物质(如烟草、酒精、药物等)或行为(如赌博、游戏成瘾等)后,身体和心理出现的一系列不适症状。

在心理学中,戒断反应常常与成瘾行为密切相关,无论是在物质成瘾还是行为成瘾中,戒断反应都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戒断反应又称戒断综合征,是指因停用或减少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症状、躯体症状或社会功能受损,原本是药物成瘾的专用词。
多巴胺是一种与愉悦感和奖赏机制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当我们使用成瘾物质或从事成瘾行为时,大脑会释放多巴胺,带来短暂的愉悦感。长期的刺激会导致多巴胺受体敏感性下降,使得需要越来越多的刺激才能达到同样的愉悦效果。一旦停止使用这些物质或行为,多巴胺水平急剧下降,大脑会通过各种方式发出信号,让人感到焦虑、抑郁等不适感,这就是戒断反应。
而我们平时所说的戒断反应,是指当你依赖一种物质(比如甜食、手机)或者一个人,突然让你停掉这种物质(比如戒糖),或者这个人突然离开后(比如失恋),可能出现的一系列身体、心理或情绪上的反应和变化,包括但不限于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等;还可能甚至会出现焦虑躯体化的表现:心跳加快、常出冷汗、失眠等等。

戒断反应的心理机制
戒断反应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大脑的奖赏系统在长期的刺激下形成了对某些物质或行为的依赖。当这些刺激突然中断时,大脑会试图恢复到平衡状态,但这个过程往往会伴随着剧烈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研究表明,多巴胺系统在成瘾和戒断中起着关键作用。
戒断反应的特征
1、生理上的反应
一般表现为呼吸加快、食欲减退、头疼头晕等,如我们看完演唱会后,可能会兴奋得失眠,心跳加快。
2、心理上的反应
包括极度渴望成瘾物、焦虑不安、注意力和集中力下降、社交退缩、产生空虚感等,如刚开学我们会因离家而产生焦虑,也会短时间难以集中注意力认真上课。

为什么会产生戒断反应
1、荷尔蒙适应理论
戒断反应是由荷尔蒙失衡引起的。当人们长期使用某种成瘾物质后,身体会对该物质产生适应性反应,出现药物耐受性。当人们停止使用该物质时,身体就会出现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如焦虑、抑郁、疲劳等。
2、行为学习理论
戒断反应是一种条件反射。人们在使用成瘾物质时,可能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将该物质与奖赏刺激联系在一起。当人们停止使用该物质时,他们可能会出现对奖赏刺激的渴求感和痛苦感,从而导致戒断反应的出现。
3、认知冲突理论
戒断过程中,人们面临着内外部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可能导致戒断反应的出现。例如,戒除烟草成瘾的人,在戒断过程中可能面临内心的冲突,一方面想要戒烟改善自己的健康,另一方面却受到戒断的痛苦感和对尼古丁的渴求。这种认知冲突会导致焦虑、抑郁等戒断反应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