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弛感是一种洒脱的生活状态,对人对事不拧巴,不内耗,即便事情不是按照自己预想发展,也能从容面对。松弛感不是让你躺平、摆烂它是一种情绪稳定的状态,是一种不讨好的随意感,最恰当的诠释是:内核稳定、允许一切发生!

这种状态下,人往往会发挥出自己最好的状态。考虑到现代人经常会有焦虑的情况,松弛感会是很多人求而不得,羡慕的状态。
松弛感的由来
最初是由一位博主在机场的经历所引发。她观察到一家人在行李被退回后,没有表现出通常人们会有的焦虑或生气,而是以一种轻松的态度继续他们的旅行。这种独特的家庭关系处理方式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共鸣。一时间,人人羡慕松弛感,人人想要松弛感。

其实,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有秩序、守规矩、能自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但它也带来了一种显而易见的影响——不管是家庭还是社会,都不够放松。此外,这也与过往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父母那一辈紧紧巴巴过日子,买菜都要一毛一毛砍价;怕浪费好东西;任何突发事件,都意味着要付出额外的时间和金钱。
虽然如今社会发展起来了,但是那种留存在记忆中的匮乏感,还是会在无形中影响下一代,听到碗掉落在地上碎裂的声音会紧张、不小心碰倒桌边的牛奶会愧疚……这些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我们不够松弛。
现在松弛感也被网友赋予了很多含义:减少不必要的焦虑;遇到突发事件时不紧张焦虑,与自己和解;允许一切发生,面对麻烦保持从容的心态等等。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松弛起来,但是也不必刻意追求松弛,以免用力过猛,按照自己习惯的节奏去工作、生活就可以了。

因为不论是松还是不松,从来都没有标准,也不需要标准,只是生活方式有所不同,有的人过着紧凑自律的生活就是因为喜欢打拼进取,对于这种人来说,适当的卷或许就是松弛感。
因此,要顺应自己的内心,听从自己的想法,不丧失自己的风格和优点,按照适合自己或者自己想要的节奏去生活,或许才能收获真正的松弛感。